日前,国家自然资源部在官网发布了2018年520个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排序。

  长江日报记者看到,武汉市3个国家级开发区均榜上有名。在全国410个工业主导型开发区中,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排序全国第四,仅次于广东福田保税区、无锡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西部第一;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排序第153位。在全国110个产城融合型开发区中,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综合排序第15名。

  据悉,国家级开发区已成为我国经济主战场。参与本次评价的520个国家级开发区,截至2017年12月31日累计完成工业(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49万亿元;2017年全年实现工业(物流)企业总收入23.43万亿元。

  在全国246个经济类开发区中,有工业主导型184个,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排名第二,仅次于广州开发区;在全国152个高新类开发区中,有产城融合型48个,东湖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排名第八。

  在中部105个国家级开发区中,有工业主导型86个,其中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排名第一;有产城融合型开发区19个,东湖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排名第三。

  在全国410家工业主导型开发区中,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用地地均税收达2557.16万元/公顷,排名第11位,中部第一;在110家产城融合型开发区中,东湖高新区综合地均税收达863.15万元/公顷,排名第十位。

  湖北省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赵霞表示,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质量。国家级开发区要实现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就要推动土地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全面提升要素保障水平,促进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赵霞建议,国家级开发区通过对内挖潜、整治闲散土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等方式,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创造产业特色鲜明、生产高效集约、生活宜居适度的产业园区。同时,每年开展用地企业亩均税收的排名评比,及时掌握企业用地效率的变动情况,建立企业用地退出机制,提高开发区土地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