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

现将《2023年全省知识产权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

2023年2月15日


2023年全省知识产权工作要点

2023年全省知识产权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按照“4554”工作思路,全面落实知识产权强国纲要、强省建设意见和“十四五”规划,坚持稳中求进,坚持高质量发展,突出高效益运用,突出全链条保护,强力支撑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力量。主要预期目标:全省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22件,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8件,有效商标注册量突破100万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超100亿元,专利转让许可次数达27000次,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结案率超90%,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持续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全面领导

1.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在把握主线、融会贯通上求深入,在突出知识产权特色、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上求深入,在推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上求深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及“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成果,淬党性铸忠诚,强能力办实事,建设模范机关。推动各级党组织将知识产权纳入学习内容,促进与知识产权工作深度融合。

3.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持之以恒转作风,持续纠治“四风”,认真开展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建立“局组联动”机制,开展联合监督,推进清廉机关建设,全面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为推动知识产权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迈出新步伐、实现新提升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实施知识产权五大专项行动

(一)实施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

4.强化专利导航和高价值专利培育。围绕我省五大优势产业及细分行业领域,打造一批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做强做优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实施一批优势企业导航项目,支撑“卡脖子”技术攻关和专利布局,促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

5.推进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打造和运营产业专利池,促进产业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提升知识产权运用能力。

6.强化品牌培育。对接国家“百城千企”品牌提升行动,探索开展湖北优质品牌评价公示活动,打造一批有实力、有影响力的湖北卓越品牌。

(二)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培育专项行动

7.强化政策支撑。针对“链主”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后备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出台知识产权助力稳经济促增长的政策措施。

8.开展分级分类培育。建立企业分级分类培育库,集成知识产权信息、专利挖掘与布局、专利审查、商标品牌培育等优质资源,组织实施有针对性、差别化的服务指导,助力各类企业融通发展。遴选发布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打造知识产权工作名片,形成示范引领效应。有效服务千家金种子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针对企业上市等特定需求,导入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提供专利布局、品牌培育、维权援助等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开展“百县万企”知识产权“四知五会”专员培训,夯实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人才基础。

(三)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效能提升行动

9.强化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性地方性立法,力争出台《湖北省知识产权促进与保护条例》。

10.用好知识产权保护考核指挥棒,以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行政保护绩效考核和地方知识产权保护绩效考核为抓手,压实各地知识产权保护属地责任。

11.推进知识产权功能性平台建设,高质量完成湖北省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支持武汉市争创全国首批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支持宜昌、襄阳申报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建设规范。

12.提升知识产权行政保护能力,强化十二省市、中部六省、长江中游三省,武汉城市圈、宜荆荆恩、襄十随神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推进全省统一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技术调查官队伍建设,探索推动知识产权鉴定和信用监管工作,培育一批知识产权鉴定机构;推进国家级知识产权规范化市场建设。开展县区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试点。

13.深化知识产权海外护航,推进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湖北分中心和省海外维权援助中心建设,分行业开展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系列培训活动,发布重点出口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分析报告,持续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纠纷应对能力。

(四)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行动

14.开展绩效督查。实施专项计划资金使用进度监管,组织绩效评估,做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项计划绩效考评迎检工作。

15.加速专利转化实施。推广“知慧桥”湖北专利运用公共服务平台,分区域分产业举办专利供需对接活动,加大专利开放许可工作力度。建立高校院所专利分级分类管理规范,引导高校院所完善专利转化及权益分配长效机制,专利转让许可次数增长20%以上。

16.支持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新增一批企业入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授信白名单,质押融资额同比增长20%以上,惠及更多中小企业。

(五)实施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

17.进一步加强地理标志培育,并会同省农业厅等部门从生产、质量、品牌等各环节提升湖北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水平,确定20家省级地理标志龙头企业,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建设湖北地理标志运营中心和全省地理标志展厅。

18.落实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核准改革试点任务,探索开展地理标志产业统计分析,加快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推进地理标志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合法使用人数量超过2000家。

19.推动全省地理标志大会暨品牌培育创新大赛提档升级,扩大活动影响力和传播力。打造推广一批地理标志强农富农示范案例。

三、完善知识产权四大工作体系

(一)完善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体系

20.发挥全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形成工作合力。组织实施《关于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湖北省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细化重点任务清单,及时跟踪实施绩效。研究制定《2023-2025年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推进措施》。

21.召开共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知识产权强省工作推进会,抓好会商议定事项落实。

22.深化省局与审协湖北中心以及相关城市、县域和园区三方合作,形成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新机制。

(二)完善品牌强省建设工作体系

23.履行省推进品牌强省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能,制发年度品牌强省工作要点,推进《关于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各项任务落实。发布商标品牌年度发展报告,指导协调相关部门做好重点行业品牌建设,推进湖北省商标品牌与地理标志研究院建设。

24.持续提升商标受理窗口服务水平,加大驰名商标保护力度,持续完善优势商标名录。加强商标品牌行政保护,发布典型案例。加强商标代理机构监管,强化整治商标恶意注册行为。

25.强化商标品牌宣传,打造《品牌湖北》电视专栏、网络专栏,持续办好“我喜爱的湖北品牌”电视大赛。

(三)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26.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构建政府引导、多元参与、互联共享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市州设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打造“全链条、多门类、一站式”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载体。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节点建设,推动TISC 机构和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持续推进省知识产权发展中心、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重要节点发挥自身公共服务功能。建成上线全省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流程和服务方式系统性重塑,打造“知好办”窗口服务品牌,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好、效率高、有温度、线上线下联通”的高质量窗口政务服务,不断优化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

27.提升知识产权市场化服务能力。积极推进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分级分类管理引导和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做大做强,打造湖北本土知识产权服务品牌,加快建设覆盖创新创业全链条的知识产权高端服务体系。深化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指导各地严厉打击知识产权违法违规代理行为。

(四)完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

28.进一步优化我省知识产权高级职称评定标准和程序,激发知识产权人才积极性。鼓励支持条件成熟的省属高校设立知识产权学院或专业,完善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模式,拓宽校企联合培养路径。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特色智库,构建面向社会的人才信息共享机制,为企业和大众提供更系统、更全面的知识产权服务。加强各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设,强化市场主体、创新主体知识产权实务培训。

四、做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等基础性工作

29.营造知识产权文化氛围。打造知识产权宣传矩阵,构建大宣传格局,聚焦重大决策部署、中心工作、基层一线、先进典型,做好知识产权“五进”工作,讲好知识产权故事、传播知识产权声音、弘扬知识产权正能量。发布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强化知识产权法规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抓住426宣传周等主要节点和时机,不断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创业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

30.深化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联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开展PCT专利申请、马德里体系商标注册及企业家、管理人员涉外知识产权能力提升交流合作。组织好“光博会”国际知识产权论坛。

31.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提升依法行政决策能力,强化行政决策规范化建设,完善行政权力运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努力创建法治高效廉洁型政府机关。

32.提高综合保障能力。着力提升办文办会、督导检查、机要密码和安全保密、平安建设、后勤保障、综合服务水平,加强网络安全能力建设,支撑各项工作高效运转。